2020半导体行业风云变幻
PCB抄板是反向技术研发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利用PCB抄板对产品进行拆解,从产品的pcb文件、BOM清单、原理图等设计要素入手进行研究,从而达到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目的。迄今为止,PCB抄板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市场布局也从先前的克隆与复制逐渐向技术改造更新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2020年,半导体行业可以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市场先抑后扬,从一度悲观预测的负增长,转为5.1%的正增长。资本领域更是提速换挡,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从2020年年初的1800点到年底的2800点,涨幅超过1000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同样精彩,全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在部分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先抑后扬,年终骤现“缺芯”潮
半导体产业表现一向与全球经济“正相关”,即全球经济增长,半导体市场也同步增长,如果全球经济萎缩,也会在半导体市场上表现出来。然而2020年的情况却有些特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年初的时候市场分析机构纷纷下调对半导体行业的预期,普遍认为将出现负增长。Gartner预测下降0.9%,麦肯锡预测下降5%。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年中之际半导体市场的表现便已好于人们预期。尽管那时智能手机、汽车等需求仍不乐观,但是“宅经济”已经初步发威,平板电脑、中小尺寸电视的需求不断增加,数据中心、云服务器对芯片的需求增长更快。到了年底,半导体领域更是刮起一轮“缺芯”潮,从电源管理芯片、显示驱动芯片,到MOSFET功率半导体、MCU,均出现了大面积缺货。“缺芯”潮向上游延伸,不仅台积电10纳米以下先进工艺产能被争抢,8英寸传统工艺产能供给同样严重不足,考验着半导体的供应链。采访中,和舰芯片销售副总经理林伟圣预测,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将持续到2021年上半年。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以下几点原因有关: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下的“宅经济”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转型,云服务、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游戏和健康医疗的需求不断上升,5G、物联网、汽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快速发展,这些都推动了市场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其次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供应链,加剧了供需矛盾。相对来说,中国更早复工复产,使得中国厂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但也加剧了国内供应的紧张程度。此外,恐慌性备货和逐利性炒货也加剧了芯片荒的程度。
本轮芯片荒和晶圆产能不足,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最大。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邹铮贤指出,中国有数量非常多的中小IC设计企业,他们需要的是稳定通用的产品。大起大落的市场动荡很容易打乱发展的节奏,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因此,要认真分析中国设计企业的本土需求、未来战略、产能布局、技术规划等,当产能紧缺的压力来袭时,企业家们应该透过表面,看清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扛住盲目扩充产能的压力,做精准化规划。既要避免一拥而上、从众囤货带来的挤兑潮,又要规避规划不足对整机系统出货带来的压力。
汇天科技经过数十年的厚积薄发,已成为PCB抄板行业的先驱与领导品牌。在多年技术研究经验及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向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提供新技术产品解析与逆向设计,致力于国外技术壁垒的突破和国内技术研究进步与民族产业振兴。公司长期提供单片机解密(MCU解密)、专用IC解密、芯片解密、PLD芯片解密、CPLD芯片解密、FPGA解密、DSP芯片解密、ARM芯片解密,软件解密等服务。